一.基本功
孩子们初次面对传说中的C++代码,多少有些心有忐忑。避免娃娃们产生畏难心理,让孩子适应信息学这门全新的科目,刚开始入门的几节课,学习内容不会太难。
大概10-20节课以后,难度会有一个坡升。请同学们不要因为前面学得简单而沾沾自喜,还觉得自己属于“一听就会、一点就透”的绝顶聪明之人。

也许你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,但是别忘了人脑记忆是有曲线的,即使你绝顶聪明,仍然是会忘的。有的孩子,一个关键字从接触,到二十节课后仍然常拼写错误,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。
那怎么办?不要只对着屏幕生气,不要抱怨!去温习一下前面的内容,每个信息学C++学员都有老师发下来的教材,可不要将它束之高阁,每节课的前后都拿出来读一读,你会不时有新的领悟。
孔子: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。忘了就多看看书,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。
二、学习习惯
对于哪一科学习来说,学习习惯都非常重要,对于信息学尤其重要。
其它的科目孩子看错一个小数点,把6写成9,最多扣个三五分。信息学考试没有步骤分:拼错一个单词,忘记区分一个大小写,少一个标点符号,就是一道题目爆0;忘了写文件头,数组开太大或太小,整个考试爆0……
辛辛苦苦学几年,这结果会让学生和家长崩溃!

良好的信息学学习习惯至少还包括:
平时写作业就坚持手打每一句代码;
平时写作业坚持本机编译、调试程序、测试验证,实在不会再求助;
主程序结束后一定要有return 0;
注意代码格式,注意变量、函数的命名不要使用特殊关键字;
注意变量的初始化;
大小写敏感!别随心所欲;
中英文输入敏感,别不时搞出中文符号;
到三、四级难度后,注意内存限制、养成分析时间复杂度的好习惯;
……
三、最最重要的一点:千万别耍小聪明!
我们无论是小时候,还是成年以后;无论是学习、处事还是为人,都要修大智慧,拒绝小聪明。
信息学的编程作业要求大家提交作业前自行测试,通过测试和调试找到自己的不足,再加强学习。这些题目往往在网络上都能搜到各种题解,但不是说你可以直接Copy过来提交。
有初学了几节课的“小机灵鬼”丢过来的作业,打开一看:完全是大咖的手笔!更逗的是:有的宝贝可能是英文还不太过关,题解上人家写的英文注释,也原封不动地抄过来了,还真是“忠于原著”呀!
请求各位小主:咱们逗妈妈、逗老师玩玩都无所谓,但是千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。抄了题解,自己没学到东西,浪费了时间,不会有理想成绩,更重要的是,你可能用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,只学了个寂寞。
这可是对自己的年少青春,最大的欺瞒和背叛。

如果题目不会做,是不是一定不能看题解?其实也不是。
你可以自己先尝试去思考、去试着做,实在做不出来了,可以去看答案,但不Copy。
记得这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:不是Copy!
是你自己看懂了,消化了,把知识内化到你的脑海里,再自己试着写一遍。
写一遍还不够,对于看题解或者老师讲过才会的题目的最好办法是记下题号,过一段自己重新翻出来,独立试着写一遍。自己独立写全对了才算真正搞懂了。
还有的孩子“背代码”——就是不管自己做不做得出来,把代码背下来!
从孩子们写Scratch代码开始,我就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利用超凡记忆力学习编程,老师因此批评过个别孩子,甚至因此得罪了孩子或家长。但是,老师仍要再次强调,编程一定要理解、消化、把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、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自己的代码,而不是背下别人的代码!

“背代码”这种方法和奥数的套路化解题有着同样的危害,甚至危害更大,短期提升成绩的背后带来的是大脑的“习得性懒惰”,必须坚决抵制。
孩子年纪太小,有时会被迷惑,家长要多留心,一旦发现类似的小聪明做法,要及时扼杀掉,别让错误生根发芽。
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!
你得到的一切,都不是天上掉的馅饼,是你自己的劳动所得; 你失去的一切,不是运气太差,而是你自己努力不够。